个性说说网

苏东坡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精选文案132句)

一、苏东坡水调歌头

1、这首词上片望月,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举起酒杯,要问一问这浩然的青天。

2、田英章楷书字帖: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公元1103年,姜唐佐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后来,姜唐佐拿着这两句诗找苏轼,可那时的苏轼已经去世两年。苏辙替哥哥补足了这首诗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词人醉酒望月,不仅向青天发问,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接着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诗句,再问: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何明月如此皎洁。禁不住对天宫的想象,词人产生乘风归去的想法,又想着和人间比较,又如何呢?词的上阕是词人奇特的想象。李白是“诗仙”,苏轼被称为“坡仙”二人在气质、才华上是相似的,他们作品的风格都是普通人无法效仿的。

6、下阕的“转”和“低”是极其传神之笔,将读者思绪由天上拉回人间,再缩小至“朱阁”“绮户”处,这些雕刻精美的窗户是闺门居处,所以下面的无眠者也并非词人自己,而是在这般佳节良夜里,辗转反侧的人。人间总是难以预料,生离死别是不可控制的,可是月亮呢?为什么在人们离别时这么皎洁呢?

7、经典咏流传:刘禹锡《陋室铭》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些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9、Iwonder,thisnightofnights–Isofwhatcalendaryear,Aboveandbeyondtheclouds,Inwhat’sthecelestialsphere.

10、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以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的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

11、三人里,苏轼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以至于我们对他弟弟苏辙反而不甚了解,甚至觉得苏辙是沾了苏轼的光,其实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全然不是——反倒是苏轼拖累了苏辙一辈子。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13、其实,除了这首《水调歌头》,在宋朝至少还有两首中秋词不在它之下。

14、(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15、(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1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17、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故国之思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恋的无非是“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宫闱秘事。不过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的确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8、“Howoftencomesabrightmoon?”Iaskedthisofthebluesky.Iheldupmydrinkingcup,AsIpledforareply.

19、苏澈在写下那句“锦衣他日千人看”,准会想起几十年前,自己和哥哥一日看尽长安花,站在聚光灯下,好像握住整个世界的那一天。也一定会想起哥哥那时候写下的那首词:

2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二、苏东坡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经典咏流传:杨炯《从军行》

3、后面作者为明月进行了辩解,其实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但是作者的这种安慰带有不理性的情感,仍然将明月的阴晴圆情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种正相关是不理性的,只是作者自身的感情逻辑使然。

4、柳永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但是其境内早已超越了五代和北宋初期的香软词风,词的空间开阔了起来,苏轼说:“唐人高处,不过如此”。而这首《雨霖铃》是柳永的佳代表作,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离别诗词的佳代表作。该词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千古名篇。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词末余恨无穷,余味不尽。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5、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在月圆和人圆的双重含义下,才体现了作者感叹月圆人不圆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种转折,导致作者对明月的不满也有了依据,充分体现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感情。

8、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9、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10、ShuidiaogetouSuShi

1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2、对于这首词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而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不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13、提示:请点上方蓝字↑↑楷书行书硬笔书法订阅关注

14、bù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chá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

15、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 ,

16、ShuidiaogetouShuShi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19、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0、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三、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

1、经典咏流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cǐ shì gǔ nán quán 。

3、经典咏流传:《卜算子·咏梅》

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想看艾力老师的#酷艾英语每日秀#怎么办?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创作的。

8、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9、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把酒问青天”中要问的内容,对明月的追逐和赞美又更进了一步。苏轼很想乘风到月宫中看一看,但是又怕那里的氛围太过凄凉,自己抵挡不住刺骨的寒冷。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1、经典咏流传:王之涣《登鹳雀楼》|回望千年,看他独立鹳雀楼上

12、月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拿起玻璃杯问天空。我不知道天堂里的宫殿,今晚是哪个年份和月份。我想带着微风回到天空,我担心漂亮的玉石建造的建筑物不能忍受寒冷九天。让我们跳舞,享受月光,这是世界上的样子吗?

1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宋代文学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4、作者:苏轼演唱:邓丽君王珮瑜等

1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16、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17、“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18、我认为,排名第二的还是苏轼的。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该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宏大,前所未有,因此被称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是对传统词的一大突破,因而成为了豪放词的定鼎之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9、按说苏轼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该老实点了,但是他又跳出来——变法的的确确是对人民有好处的,不能因为单纯的党政纠纷全部废除。

20、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诗句全文如下:

四、苏东坡水调歌头全诗

1、《念奴娇·过洞庭》是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该词也是中国文学上少有的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词,张孝祥以高洁的人格为基础,以星月皎洁的夜空和辽阔浩荡的湖面为背景,创造出了一个光风霁月、坦荡无涯的艺术意境和精神境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明 月 几 时 有 ,把 酒 问 青 天 。

4、Howoftenwillthebrightmoonappear?Cupinhand,Ispeaktothebluesky.Whathourwoulditbe,whatyear,Inthatheavenlypalaceonhigh?Iwanttoridethewindupthere,Iwanttoreturntoheaven,ButIalsoworry;woulditbetoochillyInthosejadehalls,jadetowers?Idance,myshadowspins:Earthismorefunthanheaven!

5、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6、(BurtonWatson译)

7、这首词是作者在密州做官时,苏轼是较早将“题序”引入诗歌的词人,用序来交代词的创作缘起。本首词前的序就交代了苏轼由于在中秋夜,喝酒赏月本是欢乐的事,但是弟弟苏辙却不在身边,因此作词寄给远在他乡的子由。在这首词中可以感受到苏轼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以及由己推人的伟大。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9、这首词有多伟大,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0、TotheTuneofShuidiaogetouSuShi

11、2019晚安微博句翻译:

12、经典咏流传:李白《静夜思》

13、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14、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15、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16、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经典咏流传:屈原《离骚》

19、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20、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五、苏东坡水调歌头朗诵

1、经典咏流传: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2、还是先来欣赏一下影响大的《水调歌头》吧——

3、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加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感受到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4、(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5、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6、硬笔瘦金体作品欣赏《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欢迎大家来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文化课堂,我是康震。

8、“不会站队”这个名声跟了他一辈子,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得势时,大力鼓吹变法。苏轼跳出来:做啥子?!不晓得变法这么激烈,会伤害底层人民的利益?

9、该处分析讲解的十分精确,亲人不能团聚与明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追究于明月。在这句词中,“圆”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明月的形状是圆,另一种是由明月的圆而引出的亲人团圆。

10、起 舞 弄 清 影 ,何 似 在 人 间 !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2、再来看看张孝祥,他的词,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是南宋初期著名的豪放派大词人,杨评价他说:“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

13、(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4、Peoplemayhavesorroworjoy,benearorfarapart,

15、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18、张孝祥的词很有苏东坡的风味,“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像极了东坡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又与东坡的“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异曲同工。

19、每天晚上回复“GN1”即可查看关键字~回复“晚安”还会有同步中英双语文本和语音内容哈

20、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的清旷和超脱,他心念兄弟,却不忘中秋所有不能团圆的人,向天下人发出美好祝愿,月亮的月光会将所有的思念传递到亲人身上,他的乐观精神,给每一个读者以慰藉。

六、苏东坡水调歌头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经典咏流传:《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扩展资料:水调歌头

5、经典咏流传:余光中《乡愁四韵》

6、转 朱 阁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7、bǐng chén zhōng qiū ,huān yǐn dá dàn ,dà zuì ,zuò cǐ piān

8、该词是书写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明代沈际飞:“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Holdingmywinecupskyward,askedI,Whendidthemoonfirstsheditslight?AndhowdothosemarkthedayandnightWhodwellinHeaven?Willtheyreply?Ithinkofjoiningthemrisingonthewind,ButIfearthattheJadePalaceshouldbeToohighandtoocoldforamortallikeme.NogreaterjoyonearthonecanfindThandancinginmoonbeamsinclined.

10、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11、后,在苏辙和当朝无数官员的努力下,苏轼活了下来。苏辙却因为苏轼的连累,官场蹉跎,可他从未有半点抱怨。甚至还在之后苏轼贫穷没路费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给哥哥凑钱。

12、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是这样断,诵读要问老师了。

14、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的全文如下:

15、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6、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17、(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8、水 调 歌 头 苏 轼

19、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2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gāo chù bú shēng hán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

2、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3、经典咏流传:李白《将进酒》

4、虽然苏轼本人是豪放派的的代表,但是并不代表他所有的词都是豪放派的,他是一位多才的诗人。

5、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7、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佳品。

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经典咏流传:骆宾王《咏鹅》

11、经典咏流传:李白《月下独酌》

12、(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上一篇上一篇:端午节简单的古诗,屈原(精选文案97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