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宋词欣赏论文3000字(精选文案138句)

一、宋词欣赏

1、回复(19)欣赏|中国高校书法题名,你学校的是谁题的?

2、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3、如果是想看不太出名的词人(人家在古代很有名。。。),可以买词综(朱彝尊),绝妙好词(周密),草堂诗余(何士信,这个人给词乱加词题很烦,而且他选的胡浩然的词真的是太差了,选柳永选的全是俗词,不知道他的审美是不是有问题)等等。然后可以买影印本的竹屋痴语(高观国),日湖渔唱(陈允平),蘋洲鱼笛谱(周密)等等。像毛滂这样的词人其实词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宋词字典的选择是出了什么问题,选那么少。如果要对词人有全面印象,好是买专集。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葛见(墓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

5、小重山初夏——沈蔚花过园林清荫浓。琅玕新脱笋,绿丛丛。语声只在小池东。闲欹枕,直面芰荷风。斜日敞帘栊。轻尘飞不到,画堂空。一樽今夜与谁同?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6、第六期:精英推荐|赵良伟:萌胖和他的山水故事

7、有了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

8、回复(12)人物|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9、网络上有现成的软件的!真要写也要数据库显示的时候就以查寻方式获得就可以了如果定时换词就用timer控件延时就要以,稍作改动可以作长延时的没什么特别难度,只是特烦去学习一下读数据库及查数据库的语法及语句就可以自己做了,必要时可以做一个添加程序

10、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1、莫辞频:频,频繁。不要因为次数多而推辞。

12、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13、《水调歌头》这首词也被改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也就是《但愿人长久》,准妈妈可以一边看这首宋词,一边让准爸爸将《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放给自己听。这首歌语调柔和,曲调优美,意境幽远,准妈妈一边听,一边看,相信胎宝宝会更喜欢哦!

14、钱江新城实验小学邬国文

15、每日宋词欣赏:四月十八

16、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7、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无名氏《菩萨蛮》,你可以试一下。

18、词一开篇:“红藕香残玉篮秋”,荷花已然凋残,尽是一片清秋冷落时节,这个“秋”字,正是作者触发情怀的节点,是缘景生情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气的基础。作者把“秋”这个抽象化的季节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象特征的“红藕香残”来表达。

19、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20、指名读,学生点评纠正读音

二、宋词欣赏论文3000字

1、回复(20)观点|穿越古代中国:草书之租

2、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3、每日宋词欣赏:四月十九

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5、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7、“闲话”基本解释:指闲谈;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不满意的话,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见陆游《雪意》诗:“闲话更端茶灶熟。”

8、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9、第八期:精英推荐|李思静:思深忧远,静水流深。

10、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11、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12、B的卢(dílú):马名。

13、更能显示出生死不渝的爱情。后面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承接着前面的生死两茫茫,更显得凄苦哀凉与无奈。好像让你感受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哪个孤坟,和秋风瑟瑟乌啼满天的凄凉景色。

14、八百里分麾下炙,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5、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6、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7、这是晏殊的代表词作之表达了词人感叹人生有限,不要沉陷于离情别绪,应及时行乐的豁达思想,蕴涵丰富的哲理。

18、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19、这首词重点落实在时光流逝之感慨上。春天时节,“把酒”从容赏花,与意中人“携手”游览风景,当然是令人愉悦兴奋的。

20、回复(14)书论|原来书法真的有“秘诀”!?

三、宋词欣赏视频

1、第三期:精英推荐|苗蛊师爷:我中了书法的毒

2、再学习一首词,谁会读题目:(停顿)

3、(四字令)情深意真,眉长鬓青。

4、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紧接着,词人又借用南北朝沈约的典故表明像八咏楼这样的千古名胜,此时留给后人的不再是什么逸兴壮志,也不是文人的个人忧愁,而是大好河山将要沦丧的家国之愁。

6、回复(17)欣赏|美到令人窒息:正逐渐遗失的中国建筑文化

7、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

8、供参考:烟波钓文/李者也问叟因何乐沧湖?烟蓑银钩随浪浮。芳草蓬蒿隐幽径,碧苔翠色侵茅庐。壮时多少风云事,已入野史茶后读。且趁夕晖未尽落,一生沧桑付钓图。(注)八一水库,位于吉林省双辽市。中型水库,1958年建成,水面950公顷,另有林地、耕地、苇塘、荒丘380多公顷。库区内有5个面积不等的湖环绕,集旅游、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1-3号库之间有一座四面环水的湖心岛;3-4号库之间三面邻水,既有沙丘又有平川,植被繁茂,绿树成荫;4-5号库之间是库区至高点,有状似骆驼的山峰。山水互映,景观类型丰富,风光秀丽。

9、词人却不写男人的思恋,而是写这位歌妓的难以忘情,这正是宋代男性词人所指望歌妓的,也是宋词写歌妓恋情的一般模式。

10、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好这首词;体会词人辛弃疾壮志未酬的情感;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13、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而这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

14、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

15、词人用奇特想象表现当时战斗的激烈,战士奋勇杀敌的豪迈之情感情朗读

16、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1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9、(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20、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想这即便是再见到自己的先妻,象他这样的老态龙钟,落魄失意妻子也不会认出自己来5的。话锋转到作者幽幽的梦中,在故乡乡的家中,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四、宋词欣赏ppt

1、刘过就写了这样一位惹人喜爱的歌妓。她“眉长鬓青”,容颜秀丽;她“情深意真”,深情绵绵;她“小楼调筝”,能够出色地演奏出“春风”里的情思与情意。这样的女子,当然令人“魂牵梦萦”。

2、每日宋词欣赏:四月十二

3、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作者)无名氏(朝代)唐

8、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9、每日宋词欣赏:四月十六

10、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11、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12、回复“精英”即可查看“精英推荐”系列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15、简析: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16、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17、这首诗与后人熟知的李清照的“文风“完全不同,霸气侧漏,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18、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范成大在本首词中是如何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感受的?

20、苏轼的偏重超然物外的洒脱,而岳帅则侧重于入世者披肝沥胆的那份英雄情结。各有各的特色。

五、宋词欣赏教程

1、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2、请你也用奇特想象如古代诗人那样写一写激烈的战斗场景?

3、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4、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按词牌来源分。

5、想象:读着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为战斗做好充足准备)

6、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7、谈话引入:宋韵文化一直被同学们津津乐道,我们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领略过诗人林升的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谴责;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感受爱国将领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我们还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感受到诗人通过泪尽和南望神态、动作描写,表达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情感。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0、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2、可以说,整首诗绝不似李清照同时期的作品,气势恢宏,霸气侧漏,不仅从历史兴衰角度,还从军事战略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角度来咏怀古迹,抒发了自己满腔的家国情怀。

13、点拨:请反复朗读此词,从哪些字里行间体会到它是壮词?

14、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可白发苍苍时仍未能收复失地,这是怎样的“可怜”?(悲哀悲愤悲憾)

15、苏轼这首词很稀有的哦,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没地方找。

16、从哪些字里行间体会到它是壮词?

17、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18、既不是意大境小,也不是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然的秋思之间的相互契合。作者淡起微推,首先用淡笔勾勒季节特征,其后轻推出抒情主体的形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两句足可玩味,“轻”,言其悄悄然;“独”,日其仅然一身。何以如此?

19、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20、回复(11)90岁老爷爷的手绘情书:从初识到死别,匆匆那年。

六、宋词欣赏

1、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2、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3、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4、简析:通观全篇,状物言情极尽精巧而不着雕饰痕迹,词人遣词炼意、体物抒情的精湛造诣淋漓尽现。全词多处用典,堪称咏雁佳句。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曰:“玉田《高阳台》,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如出一手,乐笑翁集中亦不多见。”

5、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6、《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词人晏殊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感叹人生短促、离别太多,劝人及时行乐。上片说光阴荏苒,人生苦短,偏偏又聚少离多。下片承上离别意,体现了词人把握当前、享有生活,超脱愁苦的生活态度。全词格调虽然沉郁,但取景甚大,气象宏阔,且具有一种温婉的气象,语言清丽,颇堪玩味。

7、回复(13)丰子恺:从前,那么慢,那么美

8、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9、理解:此时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他为什么而可惜?为不能沙场杀敌为不能收复失地……

10、在古代诗歌史上,唐朝是诗词文化的一大巅峰,其中诞生了不少著名诗人,而到了宋代时,词坛也是群星璀璨,有豁达开朗的苏东坡,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辛弃疾,这些男子的诗词固然让人叹为观止,但却也无法掩盖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光芒。

11、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12、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3、对照插图,醉梦中醒来的辛弃疾,会想到什么?为什么?

14、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

15、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16、对比朗读(想象的壮志豪迈与现实的悲凉)

17、其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子然一身,静静地等待雁传尺素,独自咀嚼那离别的伤情,悄然的排遣那铭心的思念。在这“轻”与"独”中不事张扬,无需为伴的去回味、咀嚼、体验、领略。上阙煞尾处,忽见“月满西楼”这一景象描述。

18、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1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也是寄兴之景,所谓鸿雁传书,本就是具有民族本色的传统意象,含有象征意义。当这这种翘首引怀,待书于景的意识,6终成为显性意识时,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所内蕴的深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2、欢迎读者在留言区介绍作者,对作品进行分析、注解,分享读后感。

3、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4、《苏幕遮》——范仲淹欣赏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我们可从图上看到黄叶、秋色、碧云、绿波,翠烟、夜景、明月。在这里,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一句,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明月楼高”一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亮的月光,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这首词抒发了思乡之情、羁旅之思。有了这样的配图,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5、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6、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7、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8、下片抒情。起首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两句为空想之词:到了登临之时,放眼望去,尽是大好河山,不禁突然思念起远方的友人;等到风雨吹落繁花之际,才发现春天易逝,不禁更生伤春愁情。这两句意境开阔、辽远,表现出词人对时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复得的感慨。结句中,词人以“不如”一词转折,再次表达了自己及时享乐的思想:与其徒劳地思念远方亲友,因风雨摇落的花朵而伤怀,不如实际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谊。不要让痛苦的思绪折磨自己,也不要沉溺于歌酒升平中乐而忘返,这是词人对待生活的一向态度。

9、根据停顿多形式朗读好这首词。

10、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11、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1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小结:词人通过梦醒后的动作描写,来表达他渴望回到战场的壮志豪情。

15、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16、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即使飘零江南,孤苦伶仃,她也从没忘记自己的故国山河。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