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出处:南朝陆凯·《赠范晔》
2、有和无相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世间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生于无,以无为本,但人们又可以从有之中体会无的境界。老子曾用车轮、陶器、房子来做比喻,说明有和无的相互依赖,说这些之所以有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它的无和虚,但是这种无和虚必须依靠有和实才能体现、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连事实的存在都没有,怎么去谈价值呢,如果没有“有”的存在,怎么突显“无”的存在呢。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联想当时的情景,的确是无声胜有声,然而这种无声的境界又是因为之前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烘托的,无声在有声的衬托之下才形成了那一刻的美。所以,有和无相对,但有无相生才是一个含有无穷妙趣的世界。
3、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4、这是一副对联,上句是:五色艳称江令梦。此联取“梦笔生花”之典,可谓妙趣天成。它是旧时文具店的门联吧,管城是地名。此句应该可以理解成:一支笔写出的春天图景胜过管城的鲜花!其中隐含了梦笔生花的意思,就是说祝贺买笔的人能写出好文章。
5、后两句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6、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梅花开放,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
7、上学路上,街道两旁的悬铃木发出了新芽。悬铃木的枝干密密匝匝,小小绿叶在其中自然不太明显,远远望去,像是在树上蒙了一层绿色薄纱,朦朦胧胧;樟树去年的叶子还没有掉光,今年的新叶就长了出来,整棵树红绿叶片交叠,一派生机勃勃;柳树的枝条重又变得青翠,掺杂些许鹅黄,如同绿色的瀑布般从树顶挂下,相信很快就要到柳絮飘飞的季节了吧;朴树早就绽开嫩绿的叶子,鸡爪槭也冒出了还没完全展开的红色叶芽。树木虽然没有那么多艳丽的花,但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春天问好。
8、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 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
9、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0、蓄积了一整个寒冬的力量
11、所以我们看到带有“有”的诗句,有时候也的确在字里行间藏着诗人自己的意愿和期望。陆凯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没有什么可以送,不过一枝梅花,但梅花代表着春天,这里有美好的祝愿。李贺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有情之物容易衰老,别看苍天之上日出月没,光景长有,假使他也有情,也会如我们一般衰老,这里有真挚的情感。文天祥说“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尽管容颜蹉跎年华老去,但报国的赤心不会灭、不会少、不会减,这里有深沉的情怀。
12、尾联是对被送对象前路的祝愿。充满了乐观的情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13、点击查看其他字↓↓↓↓
14、(作者)陆凯(朝代)南北朝
15、《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
16、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7、zhé huā féng yì shǐ , jì yǔ lǒng tóu rén 。
18、⑵逢:遇到。驿使:古时传递公文的人。
19、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20、nán běi cháo:lù kǎi
二、聊赠一枝春全诗的意思
1、|梦|想|真|实|正|
2、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拓展资料(出自)
3、另外,“有”有的时候,还暗含着一种意愿。古人在誓词中常用“有如”这一词。比如“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有如皦日,有白日可做见证,有如白水,有河神鉴之。但在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隐含意思,双方誓盟,必然是为了合作,要给对方一定的,并且为了取信于人,还要如果不坚守誓言,那我就愿意接受惩罚。所以有如在这里还表示对神明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如果没有做到的话,那么这个自己甘愿接受神明所降祸惩罚。有在这里,就表示一种意愿。
4、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5、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7、说江南什么也没有是为了突出江南春天的瑰丽,还有比江南的春天更令人向往的吗?有了春天就够了。不是有王观的词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自古以来人们盼春、惜春、咏春、怨春,其实都是感慨春天的短暂,人们希望永远生活在春天里,是对美好事物的眷恋。民国时有一首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常在。这都是借对春天的歌咏,来反衬现实中的失意,想想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诗人肯定是在逆境中对友人寄上美好的祝愿,古人的真挚令人肃然起敬。这样说你还满意吗?
8、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9、江南没有什么好的东西能够表达我的情感,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10、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
11、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2、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去往北方的驿使,托他把花带到远在陇头的你。
13、有这个字,太过平常,也太过普通,但日常说话却又少不了它。它平常,但有着哲理深邃的内涵,它普通,又有着说话人朴素的愿望。人生有很多“有”,有花有酒有山有水有亲人有良朋,诸多美好,望君珍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施希茜)
14、高原还所送,欣献三盏冬(三盏冬,指北方高原冬季时所饮的几盏热茶。来对应原文江南春季的一条柳枝)(“还”与“送”所构成反义,与原文的“无”和“有”构成的反义相对应)(望采纳)
15、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6、在甲骨文中,有或者用侧视之右手状来表示,也就是又,借用表示有无之有。或者用
17、⑶陇头人:指范晔。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扩展资料:据《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此诗。按范晔籍贯顺阳(今河南淅川县),自其祖父时迁居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镇),出仕后一直在刘宋为官,元嘉八年曾随檀道济北伐,但未至长安。
1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诗》,全文: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9、jiāng nán wú suǒ yǒu , liáo zèng yī zhī chūn 。
20、平:平则稳平则安平则正
三、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谁写的
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诗》。原文如下:
2、|谦|虚|算|数|情|
3、⑴范晔(yè):南朝宋顺阳(现在湖北省光化县)人,史学家,著有《后汉书》。
4、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5、陆凯(?一504),字智君,鲜卑族。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6、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7、译文: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什么好东西都不会没有,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
8、|柴|富|民|强|国|
9、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10、|斗|公|私|小|康|
11、此词则意在惜别。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而别情之重,亦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
12、|勇|武|骨|气|法|
13、出自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