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池古诗的意思
1、同是夏天的荷塘,因为都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两位诗人或看到了人之美,或看到了景之美,让我们也去发现美,用文字留住美吧。
2、朗读指导,读好《小池》的停顿。
3、以上就是人教版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池古诗杨翻译的内容。
4、(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5、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7、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稍纵即逝的景物。
8、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9、②师: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10、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11、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xiaoxueyuwen/yixia/133652/jiaoan.html
12、白居易古诗中《小池》指的是:初夏的小荷花池。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13、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ingyu/
14、第一句描写泉水悄然无声的流出一股细流。一个“惜”字,就让原本寻常的景立马飞动起来,变得灵动有趣!
15、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
16、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7、②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18、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9、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20、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二、古诗小池古诗的意思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3、作者简介:杨(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泉quán(泉水)(甘泉)
7、(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8、《小池》是宋代诗人杨的一首小清新诗作,曾被选入课本,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保留。原句如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白话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停立在它的上头。
9、(3)引导书写。师: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10、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12、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13、《小池》古诗解释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15、第二句,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一个“爱”字,似乎让原本无情的景物变得有情了,诗歌舍形取影,表现水面上的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16、接下来赵老师就要来教你们学习这首诗的意思,小池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指泉水,泉眼无声惜细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干净的泉水在安静地流动,树阴照水爱晴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棵棵树照在泉水中就像倒影一般,好像爱情一样,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水中的荷花荷叶特别尖,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早晨蜻蜓飞到泉水中。
17、池上。全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19、师:让我们用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
20、(2)指名表演。师: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三、小池古诗诗句的意思
1、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2、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3、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4、部编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网
5、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6、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7、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8、露lù(露珠)lòu(露面)
9、理解诗,领悟意境。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
11、后一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的“尖尖角”是指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上头”是上面的意思。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了。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12、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lishi/
13、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14、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15、通过学习《小池》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得能力,留意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6、(2)夏季荷塘——诗里写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都有荷叶)
17、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18、泉眼无声地流淌着细流,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小嫩的荷叶才露出一点儿尖角,早就有蜻蜓驻立在上头。
19、古诗《小池》的诗意: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0、反义词:无和有。无声,说明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赏析《小池》是宋朝诗人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四、小池的古诗的意思
1、师: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2、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赵老师来教你们学习的古诗,还有诗的意思,那你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哦,必须要记住赵老师今天所讲的,还要记得把这首古诗,还有诗的意思给背诵下来,学习要不断地去努力,那你们每天都要好好地努力学习,以后,赵老师还会教你们学习一些新的知识,那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努力学习哦。
3、《小池》作者:杨解释: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杨(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诚斋乐府》。
4、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5、小池泉水的出口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6、两首诗里都写到了荷叶,这荷叶与荷叶一样吗?(《池上》里的荷叶绿绿的,圆圆的;《小池》里的荷叶刚刚长出水面,叶子还打着卷儿)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夏天,《池上》写的是盛夏所见,《小池》则是初夏所见。)
7、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8、(2)师: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9、(3)师: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10、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uwen/
11、其他精品教学资源请访问教师之家官方网站:www.renjiaoshe.com
12、(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13、杨(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14、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15、借助板书,练习背诵
16、浮fú(浮萍)(漂浮)
17、《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18、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19、通过字理识字、偏旁识字、形声字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泉、流、柔、荷、露、角”,会写“树、爱”。
20、有一年,杨到常州任职,这里淳朴的民风、农家的炊烟、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杨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没有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杨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这首诗就是《小池》,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这首古诗。
五、小池古诗意思及字的解释
1、以上就是小池古诗杨翻译教案汇总等相关教学资源,其他精品资源请至官方网址人教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获取
2、作者杨(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原文宋·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乏搐催诽诎赌挫涩旦绩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3、。。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我们(帮工站)认为:针对薄弱点,强化训练,攻克难点,才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高效!仅供参考~
4、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5、人教版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6、“泉”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像水从洞中流出的样子。“泉眼”的意思就是泉水流出的洞穴。读了这个词,你能感受到泉水出口的大小吗?因为小,所以叫“眼”。
7、zǎoyǒuqīngtínglìshàngtóu。
8、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是池边的小树,在微风拂面、阳光温柔的天气里,你对着池水照镜子,把自己的影子投到小池的柔波里,这一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9、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
10、流水(liúniú)柔柳(réróu)
11、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12、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shuxue/
13、(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14、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15、(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16、(2)个别读(集体评议)
17、介绍作者:杨是南宋著名诗人,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18、(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19、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lishi/
20、部编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六、小池古诗的意思
1、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2、“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3、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4、译文: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5、《小池》是宋朝诗人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6、泉水(qúnquán)蜻蜓(qīnɡqīn)
7、欣赏视频,升华情感
8、绝句也称绝诗、截句、断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五绝、七绝)两种,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歌谣,得名于南朝,在梁、陈时已普遍用绝句泛称四句短诗,它的押韵平仄都比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当于律诗中前、后或中间的四句;由于唐时模仿古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唐代诗人大多采用绝句形式写作自己配乐歌唱的歌词,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等。从表现手法看,由于绝句篇幅短小,多表现诗人瞬间感受,故借助侧面烘托或深入一点,避实就虚、以少胜多,揭示情思,讲究意境含蓄深远;结构上一般将通篇重点凝聚全首后半,语言真切而有余味。
9、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我的名字叫赵璐,我就是你们亲爱的老师,那你们可以叫我一声赵老师,今天赵老师就要来你们学习《小池》这首古诗,小朋友们,那你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哦。
10、生再读。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11、出示古诗,绘图体会(4两行)
12、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13、书写指导,修改矫正
14、部编初中政治教学资源网
15、同学们听老师读完这首诗之后,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16、第四句,缩小焦点,描写立在小荷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嫩尖露出水面,蜻蜓却捷足先登,立在上面,领略春光。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17、▼转发下再走呗,你的一次转发分享,也许正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哟!
18、露lù(露水)(露珠)
19、次句“树阴”“照水”后着一“爱”字,则似绿树以池水作妆镜,在柔和的阳光下展现其绰约风姿。这两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精巧、美妙的境界,使人情味盎然,饶有兴趣。
20、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zhengzhi/
1、“立”:(1)师: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小池作者: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4、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ingyu/
5、意思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6、(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7、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8、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