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春的诗词
1、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
2、曾见青旂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3、立春三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和鱼陟负冰。立春之日“东风解冻”;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再五日“鱼陟负冰”。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赏析:“条风”指“融风”,本为立春时所吹的东北风,后来多指春风。“石尤”指“石尤风”,是逆风﹑顶头风的俗称。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某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见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引《江湖纪闻》。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6、流落成吾老,萧疏对此辰。
7、梅先得志求专宠,柳亦趋时愿效颦。
8、——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9、东风已到阑干北,看见娇黄上柳条。
10、朝来欲就东风问,芳草年年忆著谁。
11、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
12、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13、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眼犹寒。
14、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春庭春苑春风暖,春泽春情春雨绵。
16、译文: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7、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
18、乘时迎气正璇衡,灞浐烟氛向晚清。
19、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20、这首诗写了古人迎春的习俗,还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喜悦之情。无论从春种秋收的劳动收获的实用角度讲,还是从春回大地、风光无限的审美角度说,春天都是值得歌唱的。
二、立春的诗词唯美句子
1、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2、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试看柳色遽如许,无耐梅花憔悴人。
4、——唐:李显(中宗皇帝)
5、时节循环,万物回春,人心莫不受鼓舞。正像这位体会过腊月酷寒的高僧禅师一样,又见立春,难道心头不涨起满腹春潮?
6、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7、立春位列二十四节气之首,与立春相关的诗词歌赋、民间谚语也是异彩纷呈。下面是立春诗词鉴赏及立春的诗句。
8、“横扫西风彻骨寒,漂萍何似异难。是辛苦冰盈路,不忍相思雪漫天。”《腊里立春蜂蝶辈出》宋·杨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我之漫评:
9、立春一日江村偶兴(唐)李郢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10、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
11、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12、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13、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14、浮澌把断东风路,诉与青州借援兵。
15、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16、从头细纪十三月,惟愿年华日日新。
17、南北驱驰老病身,不堪节物更催人。
18、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
19、译文: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0、腊中要雪逢三白,春日还沾雨似膏。
三、立春的诗词
1、山城历日到每迟,新春残腊俱不知。
2、带你走进一年美春光。
3、一地梅花初落尽,又添鸟语上垂杨。
4、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5、赏析:“立春”为正月节,“立”为月建的开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下直”是下班、歇班的意思,公务结束,回家休息。“禁闱”指宫内或朝廷。
6、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
7、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0、底处春来早,依依傍日华。
11、条风势屈石尤伸,孤负江干春气新。病眼云迷三素去,客杯盘懒五辛陈。梅留荒径宜寒雪,松种名园合作邻。欲学东坡老簪胜,平生从未胜于人。
12、翻译: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两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
13、岁尽无人访汴州,东风应到未央楼。
14、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
15、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16、开岁春寒便有花,官闲只饮酒如霞。
17、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18、高门肯送青丝菜,下里谁思白发人。
19、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2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四、立春的诗词歌赋
1、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末联的第一个“胜”字即“彩胜”,本指古代妇女头上的饰物,杜甫《人日》:“胜里金花巧耐寒。”这里“胜”指的是头上簪的花。
3、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4、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5、千官勒马谢幡胜,万国鞭牛占雨晴。
6、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7、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
8、“巧胜”即彩胜。“金花”即彩花。“堆盘细莱”指春盘,古时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或馈赠亲友,称之为“春盘”。“打春”即打春牛。“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瞭望楼,泛指门楼。古时迎春在东门之外。
9、朝代:宋代 作者:刘翰
10、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11、荒垣草没牛羊入。废苑春生雉兔游。
12、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13、殿门促贺新幡胜,书馆年来事事嘉。
14、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15、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16、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17、看镜道如咫,倚楼梅照人。
18、赏析:“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以诗词酬答。“奉”是表示对原诗作者的恭敬之词。“圣制”指皇帝的亲笔诗文。“翦彩花”是古代立春日的一种习俗,用色绢、彩纸剪成花朵,并且相互赠送。“翦”同“剪”。
19、彩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
20、还欣好景平生事,赢得旬余分外春。
五、立春的诗词有哪些
1、“擂鼓声声上堂”是对无明之人的敲打,是对虚妄的警戒!立在春前,“一字说不出”是一种静穆的智慧、庄重的祈愿,是默祷真正的人世之春,永居人人心中。《题苜蓿峰寄家人》唐·岑参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我之漫评:
2、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3、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4、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5、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6、记得将(众享教育)设为“星标”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搔发自吟诗。
9、今天诗词君甄选了十首关于立春美的诗词,不妨跟着诗词君走进绝美的春日吧~
10、立春,读春日之诗,赏春天花鸟,岂不美哉!
11、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中国的南方则开始寻觅春的信息,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北方的人们却看着田野中的积雪盼望着早日融化,等待泥土解冻后松软起来好翻地播种,用双手来创造真正的春天。
14、在释道生眼里:“白日走波波,肚里黑似漆。”在光天化日之下奔波不息的人们,即使暖日融融、光芒照身,只要灵魂漆黑,以虚妄当真、以虚光作引航灯,终究是“听著则聋,觑著则瞎”的无明之人。
15、未能都免俗,春胜插春花。
16、(南宋陆游)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