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咏柳贺知章拼音版 古诗(精选文案92句)

一、咏柳贺知章

1、花事已成休,都人懒出游。

2、回复“2”可以查看收听“睡前故事”

3、怎么样?这首诗你肯定熟悉吧?没错。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这首诗。其实听上去啊,它就像是一首儿歌,谁都能听懂,谁都能解读,谁都能感受得到。这首《咏柳》带给我们的是盎然的春风。

4、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5、“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6、实习编辑|陈春羽责任编辑|袁小敏

7、经典咏流传: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摧心肝!

8、贺知章不仅写过像《咏柳》这样貌似小儿科的诗,而且在他晚年回到家乡的时候,也写过一首跟《咏柳》风格特别接近的诗,就是大家熟悉的《回乡偶书》。这首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自从考中进士,离开绍兴老家,到这次回家,中间隔了将近半个世纪。这次回来啊,已经都86岁了,遇到了自己老家的这些孩子,他们哪认得这老爷爷从哪儿来的?老爷爷当初离开家乡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看到这位可爱的老爷爷今天逛东家,明天转西家,操的还是绍兴的口音,可就是不认得,他们怎么能不问一句呢?所以,这首诗地具有童趣。

9、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10、高叶临胡塞,长枝拂汉宫。

11、这里除了典故之外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碧玉”,其实是跟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意象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提起碧玉,就会联想到《碧玉歌》里边所说:“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王维《洛阳女儿行》中也有“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这样的诗句。可以说“碧玉”这个词在古代诗歌当中,已经成了年轻貌美女子的泛称。那么用碧玉来形容柳树,也写出了柳树的柔美。

12、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13、行人犹未有归期,初程日暮时。

14、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

15、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16、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

17、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随风摇摆。不知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18、点击绿标听诗词标准朗读

19、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20、我们一方面需要唐诗中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诗篇,需要那些家国情怀的诗篇,但同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轻快而富有童趣的诗篇也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其中很大的帮助,就是有助于我们了解唐诗的全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在唐诗当中那种富有童趣的一种诗篇.

二、咏柳贺知章拼音版 古诗

1、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全文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3、贺知章是会稽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贺知章个性的狂放,而且喜欢谈笑,大家都特别喜欢他。像当时有一位官员就说,贺知章言论倜傥,真可说是风流之士。我和我们家的孩子离别多少天都不会思念,但只要有一天不见到贺知章,就感觉自己白过了。

4、《咏柳》贺知章的诗意: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扩展资料古诗原文《咏柳》作者: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话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参考资料来源:

5、不是贺之章的咏柳,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要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6、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

7、朝作离蝉宇,暮成宿鸟园。

8、诗人的首句写了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了是它的被碧玉妆成,婷婷玉立的风姿。

9、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

10、“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11、我们今天读着贺知章这首《咏柳》,想象一下贺知章当年在唐代的那样一种为人处事,那样一种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他是一个位居高位的高官,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乐于奖掖后进的前辈,他的个性如此豪放豪迈,既擅长书法,又擅长诗歌,既能够写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应制诗来歌颂王朝,又能写出这些清新可人的小诗篇、小儿歌,你不觉得他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多么可爱可亲的小老头吗?

12、执行主编|罗莎编审|项蕾

13、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

14、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

15、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般来讲,我们把一个人形容成杨柳,比方说美女婀娜多姿,像杨柳摆风一样,看上去身段的苗条。但在这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柳树形容成一个美女,说这柳树,像是美女一样,就像美女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所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从一开始,这株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一个一树高”,写出了柳树高挑的、婷婷袅袅的风姿。

16、回复“666”可以获得故事大全

17、贺知章不仅性格豪放洒脱、喜欢谈笑,而且学问渊博。唐玄宗开元十三年,贺知章在一天之内同时被皇帝任命为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文化部兼教肓部副部长。集贤院学士,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中央文史馆馆员,都是很受大家尊重和敬仰的职位。当时的宰相们议论说,贺知章在一天之内得到这样两个光耀的职务,但是不知道学士和侍郎哪一个更好呢?当时的宰相张说回答说,侍郎呢,固然职位很高,但也不过只是一个官员。而学士怀先王之道,胸有经纬之文,那当然要比侍郎光耀的多。玄宗听后也觉得有道理。由此可见,贺知章不仅是一个有个性的文人,还是一个位及高位的高官。同时他擅长写诗,擅长写书法,深深地受到当时人的敬佩。

18、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注释: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妆:装饰,打扮。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19、《咏柳》贺知章古诗如下: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0、秋霜常振叶,春露讵濡根。

三、咏柳贺知章

1、虽然一口绍兴口音,可是在家乡长大的孩子已经不认得自己,反而笑着问他,您从哪来呀?这样一个富于情景性的描写、具有同情心的描写,依然能够看到贺知章的个性所在。

2、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名家评说,贺知章的《咏柳》诗,是千百年来好的一首咏柳诗!

3、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一作《柳枝词》。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妆:装饰,打扮。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4、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5、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6、贺知章(659—744年)唐朝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又号五总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辞官回乡归隐。性格旷达豪放,不拘礼节,晚年尤为突出。他善诗文。《全唐诗》存其诗1卷,仅19首。诗歌语言清新通俗,时有新意。

7、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

8、柳树鸣黄鸟,沙堤卧白鸥。

9、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10、知章的咏柳的名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11、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12、贺知章到了晚年,个性更加的狂放,他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四明狂客”。每天游走在街头巷尾,喝醉酒之后就开始写诗,可以说文不加点,笔不停书,酣畅淋漓之后方才尽兴(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后来岁数真的太大了,想家了,唐玄宗特别恩准他回家,而且赐给他家乡的一面湖,还专门写诗为他送行,命太子以下百官去为他饯行。这说明贺知章这个人在当时无论是在帝王的心中,还是在百官的心中,还是在文人的心中,都有很尊崇的地位。

13、怎么样?这首诗你肯定熟悉吧,没错。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背过这首诗。其实听上去啊,它就像是一首儿歌,谁都能听懂,谁都能解读,谁都能感受得到。这首《咏柳》带给我们的是盎然的春风。

14、经典咏流传:项羽《垓下歌》+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15、经典咏流传:于谦《立春日感怀》

16、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诗人、书法家。

17、“不知细叶谁裁出",一个”细“字生动形象的写出柳叶清新、精巧、柔美、细致、柔软、纤细的形态美的特点

18、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19、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20、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四、咏柳贺知章简介

1、大家可能会问,贺知章不是在朝廷做很大的官吗,怎么能写出这样单纯的像儿歌一样的小诗呢?这就与贺知章这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到了天宝三载,贺知章身体状况日渐不佳,于是上书皇帝,请求自己度为道士,能够回到绍兴老家。唐玄宗特别恩准了他,赐给他家乡的一面镜湖,还专门赋诗为他送行,并且给贺知章的儿子任命官职,主要任务就是在家里侍奉他的老父亲。当时皇太子及以下众百官都为他送别,场面颇为壮观。

4、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5、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6、王谢堂前柳树苍,玉京坟上藓花黄。

7、晦日重宴(唐·周彦晖)

8、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9、“中华经典资源库”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一项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资源库通过诵读、书写、讲解三种形式,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

10、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11、唐代的诗歌,描写的范围地广泛。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李商隐的写情,也有王昌龄的边塞,也有像贺知章这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人都能读得懂、都喜欢读的简单的《咏柳》。

12、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13、第二句写的是柳条,它柔软向下垂。它很象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功之笔。

14、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15、宝贝书单(shudan100)

16、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17、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18、第三句写的是柳叶,第四句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

19、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20、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五、唐诗咏柳贺知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唐代文学·贾岛《寻隐者不遇》丨中华经典

3、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个丝绦啊,指的就是腰带,这千条万条的柳丝,就好像美女身上的裙带一样。一个“垂”字,看出了杨柳在风中款款摇摆的飘逸姿态。

4、贺知章不仅写了《咏柳》这首诗,而且在回到老家之后,还写了一首竒妙的诗,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没错,从他在武则天证圣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考中进士,到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正月五日回到绍兴老家。这前后已经过了长达49年,近乎半个世纪的时间。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7、回复“5”可以查看收听“成语故事”

8、回复“4”可以查看收听“儿童小说”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贺知章不仅写了《咏柳》这首诗,而且在回到老家之后,还写了一首奇妙的诗,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没错,从他在武则天证圣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考中进士,到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正月五日回到绍兴老家。这前后已经过了长达49年,近乎半个世纪的时间。

11、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

12、唐代的诗歌描写范围的广泛,既有像李白那样飘逸的诗篇,也有像杜甫那样关怀名胜的诗篇,既有像李商隐那样写爱情的诗篇,也有像王昌龄那样写边塞的诗篇,更有像贺知章这样,虽然位居高官、有着丰富的阅历,但依然能够写下《咏柳》这样词语简单、造境深妙,同时又对后代影响深远的诗。

上一篇上一篇:古诗元日指的是哪一天(精选文案73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