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孔子语录翻译成英语(精选文案110句)

一、孔子语录翻译

1、(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自:孔子《论语》(译文)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2、(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5、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6、Confuciussaid,"Whileone’sparentsarealive,oneshouldnottraveltodistantplaces.Ifitisnecessarytotravel,thereshouldbeadefinitedirection."

7、(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8、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0、(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11、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2、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5、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9、Confuciussaid,”WheneverIwalkwithtwoothermen,Icanalwaysfindteachersinthem.Icanlearnfromtheirgoodqualities,andcorrectthosefaultsinmewhichareliketheirs.

20、(孔子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二、孔子语录翻译成英语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3、(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5、(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6、《孔子语录》是2007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子,译者是丁往道。

7、Confuciussaid,”WheneverIwalkwithtwoothermen,Icanalwaysfindteachersinthem.Icanlearnfromtheirgoodqualities,andcorrectthosefaultsinmewhichareliketheirs.

8、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9、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0、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12、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3、Bynature,menarenearlyalike;bypractice,theygettobewideapart.

14、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6、(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

18、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19、(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

20、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三、孔子语录翻译 沙雕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语出自第释义如下,"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程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才说姑待时日,便不可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出自第释义如下,"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与是习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以上之释文来自

7、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一个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8、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9、(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0、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使命很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他们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了之后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11、(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2、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

16、(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8、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啊!”

1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0、孔子语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四、孔子语录翻译及注释

1、(孔子语录)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4、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5、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7、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9、翻译:阳货想要孔子来拜会他,孔子不去,他便送给孔子一只小猪,(使得孔子不得不上门道谢)解释:阳货——又名阳虎,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当时礼崩乐坏,士僭越大夫,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周天子。季氏几代把持鲁国大政,而家臣阳货又把持季氏的权柄。归——同“馈”,赠送。《孟子滕文公下》有关于这段史实的纪录。当时大夫要送东西给士,不可以送到士的家里,如果放在了士家里。士必须去回拜谢礼。阳货就利用这个礼仪规定,使孔子不得不登门拜访。这件事是孔子出仕为官的契机。

10、(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11、(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13、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4、呀,孔子的“仁”太大了~~都可以形成一部学科了!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语录体散文:《论语》是语录体,记录孔子的言行,非孔子所作!是散文发展的雏形!然后才慢慢逐渐向成熟散文发展。

15、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16、(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7、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8、(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0、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五、孔子语录翻译高中

1、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脸洗手,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

2、(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自:孔子《论语》(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3、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4、 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6、(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7、ThecommanderoftheforcesofalargeStatemaybecarriedoff,butthewillofevenacommonmancannotbetakenfromhim.

8、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9、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10、《论语》记录了孔子一生的精辟言论及见解,发人深省。我们上学时都曾经熟读并且背诵过一些《论语》中的句子。今天我们来看看翻译成英文版的孔子语录是什么样子的,值得收藏!

11、(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内容)

12、(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3、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孔子说:“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15、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16、(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18、(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19、(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孔子《论语》(译文)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20、子夏曰:“仕而优而学,学而优则仕。”

六、孔子语录翻译

1、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2、译文:曾子说:“子张为人高不可攀,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8、(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上一篇上一篇:孔子名言及其翻译(精选文案129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