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古诗词及鉴赏20篇(精选文案124句)

一、赏析古诗

1、这样寂寞我还在等待什么?天天出门求仕却一无所获。

2、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3、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从爱后归结到敬仰,意境浑成,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5、古诗赏析147:晓出净慈寺

6、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7、“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8、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9、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0、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11、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本句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12、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13、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14、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15、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6、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7、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8、先说泛指的惜春(个人见解,非官方):古诗中惜春,定是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这里的感情有好几种:描写暮春凄景,感慨时光流逝,可能是对时局和自己身世的抒发,感慨兴衰,寄托哀思,以及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为了渲染气氛,比如送别抒怀类的诗歌,使意境更加缠绵凄切、充满感伤。也比如写羁旅思乡、边塞风光等,表达的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征人思妇、惜别感伤,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正面的,表面写惜春伤春,却想表达自己壮志未酬、老当益壮的感情,比如苏轼的“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诗词的起源,初在表现男女爱情方面也是有的,但在学习中是很少见的,人似花,花易落,人易老,青春易逝,有美人迟暮之感,表达对美人的思念怀恋。

19、那东西实在太水,一点含金量都没有,平庸得就像社论,千篇一律的“赏”,乏善可陈的“析”,仿佛遇见倾城之姿,偏偏视若不见,直截了当地问人家,你的T恤在哪买的?

20、任:任凭,无论,不管。

二、古诗词及鉴赏20篇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高耸的终南山似乎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

8、芳香四溢的葡萄美酒斟满精美的酒杯,正要开怀畅饮时,却传来催人出征的琵琶声。喝醉了躺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们有几人能够返回?

9、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二句)、颔联(四句)、颈联(六句)、尾联(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10、诗词鉴赏就是对诗词作品的形象、所用的景物意象、所表现出的语言风格、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作以全面的鉴别和欣赏。这是我的拙见。

11、古诗赏析15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2、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1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15、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16、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17、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8、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

1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100首经典诗词鉴赏

1、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2、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3、在赏析时,第一步描绘自然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发诗人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结合诗人背景,考虑是否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隐居之意。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古诗赏析135:饮湖上

6、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7、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8、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9、王翰,唐朝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

1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14、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诗境大多清新淡雅,宁静隽永。这类诗一般融合写景和记事,手法多变,词藻优美。

15、从相同作品的意境中区分鉴别,抓住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16、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17、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18、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9、诗人们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因而,使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从而形成情与景的和谐统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

20、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四、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1、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2、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5、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6、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7、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8、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9、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10、曲与词的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11、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5、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7、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8、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1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五、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

1、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高端书籍,诸多诗话,所谓高端,仅仅是作者个人的读诗心得,因为从不标榜客观,也不吹嘘公正,反而显得个性分明,情趣盎然,书中有许多别开生面的解读和注释,甚至还有许多文人轶事,至于赏析,基本上都精准到一字或一句,甚至根据一个字的发音阐述出许多波澜壮阔来。

4、免费同步辅导,免费海量资源!

5、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6、就好像你老是对着一条狗说人品好,你说能不能说服别人?首先得是个人,咱们才能讲人品对不?

7、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8、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9、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14、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15、例如,陶渊明咏菊,菊花可能并不能给人带来淡泊名利的神韵,但是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可知,陶渊明是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综合判断诗中所传之意。

16、赏析:用典故,以小见大,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胜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就要被重写了。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愤懑。

17、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18、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9、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六、赏析古诗

1、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用“葡萄”“美酒”“夜光杯”三个名词并列组成一个画面: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香气四溢的葡萄美酒,战士们高兴地聚在一起准备喝酒了。语言简洁明快,绚丽优美。

2、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3、“意象”一词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它包括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个方面。它是“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与“象”(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场景)在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中和谐交融和辨证的统一。

4、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5、古诗赏析137:赋得古原草

6、一个“舞”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出色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这是一个饱经人间沧桑的魂魄,也是一个不甘寂寞、“上穷碧落”以求索的精灵。

7、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8、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9、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10、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11、古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2、简要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表达效果。

1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14、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15、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8、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9、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20、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2、本诗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3、赏析: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成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几年兼并战争的胜利,造就了刘邦的王者气魄,但很难彻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无赖习气,处处表现了他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4、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上一篇上一篇: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精选文案53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