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写的诗
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被伊能静编唱有所改编的《念奴娇》歌曲。《但愿人长久》这首诗由梁弘志作曲,邓丽君演唱。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王菲为了纪念邓丽君其中将歌名《但愿人长久》换成了《明月几时有》。
3、通过科举考试后,他开始了他的仕途,但并不顺利。由于与王安石的政治分歧较大,苏轼选择离开京城,先后去了杭州和密州。再后来,在他的管理下,所辖百姓生活无忧,获得不少拥戴。
4、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5、如今,我们天各一方,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
7、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卓人月认为,虽然这两首诗都写的是月下孤独的场景,但是意境完全不一样。其中,苏轼诗中的“明月清风我”则是更胜一筹。
10、有一次,苏东坡写文章力辩文章本身使人感到快乐的力量,就是文学本身的报酬。他晚年有时曾想抛弃笔墨根本不再写作,因为他一辈子都是以笔买祸。他在给刘沔的回信中说:“轼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刳形去智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益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贝,未易鄙弃也。”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
11、回瞻郡阁遥飞槛:回瞻,就是回望。郡阁,借指郡守的府院。白居易有:唯兹郡閤内,嚣静得中间。杜牧有诗:秋风郡阁残花在,别后何人更一杯。飞槛jiàn,欲飞的栏杆,这说明是高楼。宋张先有诗,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
12、提到苏轼和李白这两位诗人,我们总是不乏赞美之词。他们两人文学上的才华都高,因此这样的两个人就不免会被世人拿来比较。
13、以上所言仅是我的一孔之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我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4、诗歌开头两句反用“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的典故,拒绝歌女的表白。
15、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对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给他同时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是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16、他也曾写过关于柳絮的诗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幽怨缠绵也是千古名作。
17、........................
18、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听起来像是在自嘲,自嘲的是自己被贬于这三地,但又像是在自豪,自豪的是自己在这三个地方取得的成就,可谓是亦庄亦谐,引人深思。
19、被贬黄州时,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超脱旷达的心性感染了无数后世人:
2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苏辙给苏轼写的诗
1、这首诗名为《自题金山画像》。金山画像,指的是宋朝著名画家李公麟画的苏轼画像。后来,年逾花甲的苏轼路过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的画像,感慨自己的身世,因而作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2、苏轼的散文其成就很高。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紵缟。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5、苏轼是北宋诗界的代表,他的诗今存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这类诗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
6、其实,苏家除了二子,还有一个女儿,叫作苏小妹。她开朗活泼漂亮,很受大家欢迎,她常与苏轼互开玩笑,但方式异常高雅。一次,苏小妹急匆匆地冲进哥哥的书房,当时并没有敲门,此时正在看书的苏轼抬头看到妹妹突然闯入,便来了灵感,随即赠送妹妹诗一首: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7、我认为应该找出每种文体中具代表性的几篇即可。并且找出来的这几篇作品,还应尽量符合3条当中的前2条。
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9、描绘了农村环境和普通自然小景的诗具体如下:
10、《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
1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2、被贬惠州时,他写下了《惠州一绝/食荔枝》,暴露了吃货本色:
13、因此之故,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他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他在中国绘画上创出了新门派,那就是文人画,而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他也曾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他也涉猎炼丹术,直到临去世之前,他还对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极感兴趣。他曾对神恳求,与妖魔争辩,而且有时他居然获胜。他想攫取宇宙间的奥秘,不幸未竟全功,只成功了一半,乃一笑而逝。
14、第五首诗反用古诗句意,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之情。这组诗构思巧妙又不着痕迹,作者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1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18、有一次苏轼进庙找佛印,刚进门就见到一个小沙弥,起了逗弄之心,道“秃驴何在”。
19、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20、你看,他在困境中依然有着豁达的心态来自我勉励。抱着积极乐观的心境。
三、苏轼写哲理的诗
1、他的词作能代表他的高艺术造诣,并且代表了他一生主要思想的境界(世界观)的词当是”乌台诗案”被贬后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还有一首词作虽然是“乌台诗案”之前的作品。我以为也应定为苏轼的具代表性的词作。那就是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
3、苏轼的弟子陈师道曾盛赞他“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
4、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7、饭豆羹藜思两鹄,饭豆是豆类的一种。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这句诗出自《汉书翟方进传》,
8、而且也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苏轼和李白都是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很多,只拿其中两首来判断,实在太片面了。
9、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如果数上十来个算得上的大作家,苏东坡当在前几位。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像苏轼这样全才的的人并不多见。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他在他在绘画,教育,美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10、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苏轼的情与爱。他爱弟弟,思念之情真真切切;他爱生活,美景故事信手拈来;他更爱众生人民,你不见,对古迹过往的凭吊,全写满了对苍生的态度。
11、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2、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高,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
13、整首诗写得很是委婉风趣,尤其是后两句,连苏轼读后也赞不绝口。
14、《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15、诗中能表达作者对秋天喜爱之情的诗句是: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是北宋苏轼所作,全诗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天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作者欣赏其友人,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
16、“全面代表这位作家的高成就的作品。”为准。
17、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伏羲做到了,陈胡做到了,苏轼也做到了!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0、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
四、但愿人长久苏轼写的诗
1、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2、据史料记载,苏轼的妹妹也不简单,人称“苏小妹”,据说她嫁给了同时代的才子秦观。苏小妹才思敏捷,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而且情商高,幽默风趣的性格,跟大哥苏轼比较相似。
3、意思是说,还没有走进大堂门口,就先看到额头进来了,擦拭眼泪很难擦到,为什么呢?因为眼窝深陷,只能看见脸色两道清泉。用来形容妹妹额头前凸,眼窝深陷!简直高雅至极。
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卓人月则因为苏轼诗中的5个字,认为他胜于李白。那么到底是哪5个字呢?
6、《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入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7、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8、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9、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的诗具体如下:
10、陈胡公,是陈国的开国国君,陈胡公墓是中国陈姓的祖墓。
11、当然苏轼自己也会吐槽自己形象,不过却另有小心机哦。
12、该诗不但内容充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而且在艺术上以平易自然见长,风格清新,语言朴素,形象生动。
1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4、在惠州时,他为民修桥,方便百姓;在儋州时,他向黎族人民传播文化知识,进行文化建设,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15、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6、苏小妹目不转睛地盯着哥哥,苏轼感觉浑身不自在,以为玩笑开大了,把可爱的妹妹惹生气了,考虑要不要跟她道歉。正当苏轼不知所措时,苏小妹拿过纸和笔,文不加点写下一首诗:“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17、词、赋是苏轼的高成就
18、如果说前两句还只是委婉的拒绝,那么后两句就是表明自己一心向佛的坚定决心了。
19、简直太绝了,诗词的意思就是说,看了哥哥的嘴角好几次,竟然找不到声音从哪里传出来的,只感觉是从一堆毛发里蹦出来的。大家都知道,苏轼的胡子浓密,几乎看不到嘴唇,苏小妹机敏的反应和的文字功底也是让哥哥脸红了一把。
20、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
五、黄州苏轼写的诗
1、《月下独酌》我们都很熟悉,而且随口就能够说出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在我国古代诗词历史上,有许多大家,有入世青莲、才思敏捷的李白,有狂放不羁、忧国忧民的杜甫,有隐者钟峰、千古词帝李煜,还有名门锦绣、书香典赡的李清照……然而还有一位,那便是豪放清嘉、乐观豁达的宋代著名词人——苏轼。他的词豪迈、奔放、旷达,有铮铮男子气概,让人品后胸襟豁达。然而,苏轼还有一些小诗词因为有趣、调皮也广为流传,比如他曾写诗嘲笑妹妹丑,但妹妹立马写诗反怼,两人之后不气却哈哈大笑。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如何界定“代表作”
5、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6、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7、苏轼比较著名的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惠崇春风晚景》、《春宵》等。
8、不料,两个月后,苏轼去世。这首诗,看起来就像是苏轼写给自己的挽联。
9、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10、先大概解释一下这首诗。
11、这种空发议论的诗风连苏轼和陆游都被感染上了。但是苏轼的一些诗还是可以的,如《题西林壁》
12、要“全面”。包括他的作品的主要文体。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
14、起初,汝南有鸿隙坡,淮北各条河道流经这里。淮北物产丰饶。后来,汉成帝时,由于水患,翟方进等就把它去除了。后来王莽时,天下大旱,没有了河水的灌溉,人们就埋怨翟方进。
15、自北宋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此处的“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他们的文学成就都很高,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三席之地。
16、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我说的“全面”,不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详细无漏缺地列出来。那样就不是“代表作”了。
18、《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这篇仅有八十多字的短文我以为可以作为他散文的代表作。还有《石钟山记》等
19、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20、第二首诗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表现在船上泛游的情趣;第三首诗以野生植物自况,隐含希望再受朝廷重用之意;第四首诗写越女的无忧无虑,对比自己的多愁失意。
六、苏轼写的诗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在1079年,苏轼被诬陷入狱,好在他属于士大夫,才免于死罪。在此之后,他又接连被贬,终在常州病逝。苏轼一生多磨难,却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这好和他豪放、豁达的性格有关。苏轼还有风趣幽默的一面,从他和妹妹的两首诗中可见一斑。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4、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5、《春秋纬元命苞》中说,虹蜺者,阴阳之精,雄曰虹,雌曰蜺。
6、苏轼曾写诗给自己好友,友人回赠他两只大闸蟹。苏轼因此打趣自己“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被苏轼写诗称赞过的美食有不少,但被他用“馋”这个字形容的,大概也只有大闸蟹了吧。
7、表达“夏天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只有这么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